Page 22 - 104年10月消防月刊
P. 22

工作研討 Work Discussion










           症狀,若在事件後 4 週內持續 2 天以上,產生

           經驗再現等造成生活障礙的症狀,則為急性壓力
           障礙症(ASD);若災後幸運的未產生急性壓力
           創傷反應(ASR),亦可能隨長期壓力的累積產
           生創傷後壓力反應(PTSR),另一種可能為前

           面介紹過的延遲性壓力症狀(黃色曲線),隨著
           時間增長,一旦到達某一時間點,即爆發創傷後
           壓力反應(PTSR),若這些壓力創傷心理症狀

           持續失調造成生活上的後遺症,便會進而發展為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此外急性壓力障
           礙症(ASD),亦可能發展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此外,若同袍殉職,消防人員亦可
           能因自責感或罪惡感,而於災後壓力創傷增加伴
                                                                             ■於災後小組團體聚會中,觀察參與救災的同仁。
           隨落淚與沉默的「悲嘆反應」。

                                                              提到,除了當事人,家人也需要。他也詢問了在
           三、災後壓力創傷的基本對策
                                                              場的消防同仁平時怎麼紓解災後的壓力創傷,多
                災難發生過後,除了身體的復原、居住環境                           數回答是運動、跑步,也有少數回答打電動、聽
           等硬體的重建,還需要撫平心中留下的傷痕,災                              音樂等答案,基本上都是正確有效的轉換救災緊

           後壓力創傷反應是救災人員災後均可能發生的心                              繃情緒方式,並提供了下列許多方式提供參考:
           理症狀,消防人員除了須瞭解它的存在外,還必                                  1. 運動、節制飲食、足夠的睡眠:體操、曬
           須知道,若不去注意它,一旦症狀惡化發展進入                              太陽也有幫助,但是,不要突然增加負擔。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狀態後,就更不易                                 2. 放輕鬆、紓壓:透過呼吸法、冥想、瑜伽
           復原,並且會對自己與周遭的同事、家人形成負                              等調適,此外,最簡單的方法是泡澡!
           擔,因而有必要更深入瞭解如何預防及照護災後                                  3. 發展興趣、休閒:閒暇之餘,參與自己有

           壓力創傷,松井教授分別從事前教育(包含平常                              興趣的休閒活動,但應避免賭博、比較勝負。
           的壓力創傷照護、組織層面的預防)、救災中的                                  4. 改變想法:雖然無法忘懷曾歷經的事件,
           預防對策(包含救災現場的因應、平時、現場、                              但可改變對創傷或是災害的認知,將想法從「應

           聚會中及聚會後的風險評估)、事後照護(即時                              該」要這樣救才能成功,轉換成「如果」這樣救
           減壓團體 Defusing、其他的事後照護、藉由專家                         可能「較好」、「偶爾」也是會失常的,導到正
           的協助)來說明,並在最後,分別就急性期的壓                              向的思考;並容許對自己有利的「馬馬虎虎」態
           力創傷照護、長期的壓力創傷照護及組織提供的                              度(凡事並非沒有轉圜餘地)、正向的思考「那

           照護進行說明,並強調組織應致力降低災後壓力                              些經歷可幫助成長」、這次救災是有收穫的,盡
           創傷。                                                可能將自責轉換成啟發希望的想法。
                (一)事前教育                                           5. 抒發情緒:透過釋放心中情緒的對話、看

                在平常的壓力創傷照護部分,松井教授特別                           催淚電影,讓自己能流淚哭泣!




           20   消防月刊 2015.10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