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9 - 110年中級救護技術員教科書
P. 209

  第九章  常見創傷評估、處置與情境操作


                      床上的症候包括疼痛、局部腫脹、局部瘀血、壓痛、骨擦音、肢體變形或變

                      短。若依骨折的型態可分為粉碎性、螺旋型、橫向性與斜向性骨折。一般而
                      言,最好的骨折處置原則就是固定,可減少進一步的傷害(出血、腫脹或疼

                      痛),骨折相關部位預估出血量詳見表 9-10-1。

               (七) 脫臼:指兩骨骼間的關節分開,導致正常維持關節穩定性的韌帶產生嚴重分裂
                      而位移。外觀上通常難以分辦傷患是脫臼還是骨折,但不管狀況如何,在到院

                      前的處置需予以固定保護,固定前後皆應評估傷患的遠端脈搏、感覺及運動功

                      能,通常以患處的原姿勢做固定即可,不需在現場進行脫臼復位或是骨折復
                      位,除非脈博摸不到或消失時,可將關節輕柔復位以回復血流,但當送醫的時

                      間很短,快速送醫比起試圖復位是較佳的選擇。


               表 9-10-1  骨折相關部位預估出血量


                   骨折部位                  預估出血量                   骨折部位                 預估出血量

                      肋骨                   125 cc                脛、腓骨                500~1000 cc

                   橈、尺骨                  250~500cc                 股骨               1000~2000 cc

                      肱骨                500~750 cc                 骨盆            1500~3000 cc 以上



               四、肢體創傷病患現場的評估流程與處置
                    任何創傷病患皆應由初步評估開始著手,若在初步評估前懷疑傷患頸椎有問題,

               就必須以適當方式來保護頸椎,接著依照 XABCDE 流程依序評估傷患。骨骼肌肉傷害

               在初步評估 X 大量出血的部分應特別注意有無明顯持續性外出血情形而必須立即加壓
               止血;在 E 暴露傷患身體的部分要特別注意肢體有無明顯腫脹變形,而必須立即固定

               保護,主要目的在於找出及治療致命性的傷害,例如骨盆骨折或長骨骨折所造成的內

               外嚴重出血。

                    非致命性的傷害可能表示有多重系統之創傷,亦不能輕忽,因此,二度評估是從

               頭到腳、從前面到後面及有洞看洞的詳細身體檢查,主要在發現肢體失能的創傷,為
               儘可能減少傷患日後殘廢的機率,須特別檢查肢體是否有大出血、瘀傷、傷口、壓

               痛、畸型及比較二側上下肢是否對稱、感覺及運動功能、灌流與膚色狀況、脈搏是否
               摸的到,若傷患出現局部肢體脈搏異常、冰冷、蒼白或感覺運動功能異常則可能為腔

               室症候群。





                                                          - 198 -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