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1 - index(921FullText)
P. 261
去年我國建立跨國合作管道及 機制,以複合式災害模式應變, 面臨大規模地震災害之威脅及
專家網絡,提供APEC中小企業 藉由計畫之推動、執行研考。 挑戰越形嚴峻。諸如老舊建築物
有關天然災害與管理相關策略。 耐震安全議題、防災都更執行進
不過,因應災害防救思潮的
度議題、民眾地震防災意識提升
改變,當代災害防救除了關注自 與關鍵及重要基礎設施安全防
小結
然災害特性與暴露外,更關注災
護能力持續提升等事項,也都有
害脆弱性與韌性,特別是社會政
近年各國震災案例皆引發 待未來的計畫予以擴充,從韌性
治經濟面向之防災量能提升。臺
複合災害,為使基本計畫、業務 的視角整合自然與社會人文的
灣近年來持續都市化,人口越趨
計畫、地區計畫因應實際狀況, 特性,促進各權益關係者災害防
集中,各項基礎設施錯綜複雜,
落實執行推動減災、整備、應變、 救量能之提升。
這些人文環境的改變使得災害
復原重建等工作,依實際調查各
脆弱性增加。105年2月6日美濃
類災害潛勢、建築結構等資料,
地震,107年2月6日花蓮地震造
朝完備預警、防震應變、救援準
成嚴重生命財產損失,顯見臺灣
備能量、整合性演練等整備作業
內政部消防署106年災害防救業務人員教育訓練(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災害防救計畫的擬定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