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106年6月消防月刊封面
P. 45
Work Discussion 工作研討
火源的情境下,讓危害辨識時間拉長;密閉式照 降低建築物火載量(fire loads)是防火安全
護空間因悶燒,產生大量濃煙難見明火,常造成 常用的手段,建築與消防法規對於醫療照護等避
初期滅火障礙;夜間人力不足,無效滅火行為與 難弱者亦有許多相關規定,例如建築技術規則內
無用避難作為經常造成延誤通報消防單位;忽略 裝材不燃化,以及裝飾材防焰化,主要就是降
關門的重要性,讓新鮮空氣不斷流入、濃煙持續 低室內固定(fixed)火載量,現今醫療照護設施
流出,汙染避難路徑,也讓各病室迅速陷於危 固定式火載量雖然受到控制,但新的電子醫療
機;沒有水平與垂直區劃,不但無法規劃待援空 設備以及易燃酒精類醫材的引入,卻增加移動
間,還提供火煙向上迅速蔓延的途徑;對於防止 (movable)火載量,特別是現今醫療照護場域
起火、及早偵知、快速通報、侷限火煙及延長待 強調感控,從 99 年開始,疾病管制局推動「全
援等建築防火安全較薄弱的小型醫療照護設施而 國醫院手部衛生推廣計畫」以來,要求醫療照護
言,收容行動力差的病患,確實必須擔負極大的 人員適時適洗手,並將落實洗手之遵從性列為重
人命風險。 要督考項目,讓有殺菌效果、具良好皮膚耐受
雖然現行建築與消防相關法規,對於醫療 性、且易於取得之酒精性乾洗手液產品,普遍設
照護場域防火避難設施與消防安全設備隨技術演 置在醫院各個角落,雖然可以讓醫療照護人員在
進與災例需求,都有較嚴謹的增修來提高場所安 適當的時機隨處使用酒精性乾洗手液,但該易燃
全,但在法規不溯及既往的原則下,防火避難 物質的大量分布、使用與儲存,對醫院防火安全
設施與消防安全設備難以適度改善,亦會造成 易造成新的威脅。
安全漏洞 [ 註 7]。而這些在國外列為無行動能力 另外,105 年來隨著電子病歷的推動,希望
的病患(immovable patients)所應採取就地避難 逐步取代傳統紙本病歷,但地區醫院紙本病歷使
(defense-in-place)的策略 [ 註 8],也難以配合 用比例還是偏高,大約僅 10% 的地區醫院採用
病患型態來執行,加上小型醫院醫護人員短缺, 電子病歷 [ 註 9],且因原有的紙本及 X 光片仍需
大幅削弱火災相關非預警式緊急事故的應變能 保存 7 年以上 [ 註 10],這些大火載量之可燃物
力,許多年久失修的建築,管線破壞防火(煙) 及燃燒後會產生大量濃煙的 X 光,或以 PET 為
區劃系統,加速火災時濃煙的擴散,而以現有小 片基材質的攝影膠片,多存放在地下層或避難層
型醫院的經營規模,更難以投資防火安全的改 供保存及調閱,儲存空間如非獨立防火區劃,一
善,都是造成此類小型醫院場域未來防火安全的 旦發生火災,大量煙熱隨著直通樓梯產生煙囪效
隱憂。 應,讓整棟建物迅速陷入極大危機。
(二)保安與公安需求調和
二、防火安全的新議題
醫療管理內部安全與消防公共安全必須相
前節針對社會人口結構對公共衛生的需求 互調和,消防單位總希望 OR、ICU、RCC 或 RCW
與醫療照護大環境的改變,探討相關場域、設施 等重症單位放在低樓層,但醫院考慮營運,必須
與空間火災風險的潛在影響,本節將進一步就醫 把低樓層給行動力較佳的門診病患;另以消防救
院內部管理,說明醫院未來將面臨的防火安全相 災觀點,需要愈多維生器材重症病患,為方便水
關議題。 平避難,消防單位多建議應愈靠近主要出入口,
(一)整體火載量控管 但重症單位考慮方便照護,多安排在護理站附
消防月刊 2017.6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