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戰術緊急傷患救護訓練手冊(TECC)
P. 45

05 間接威脅下救護 / 暖區救護:MARCH - R.呼吸



               一、呼吸相關解剖生理學



              當救護人員在暖區依 MARCH 流程處置患者,確                            1. 胸骨中線 (Midsternal line):
            保傷患呼吸道暢通後,下一個任務是評估及維持傷患                                  沿著胸骨中間部位向下延伸的垂直線。

            有足夠的呼吸功能。請記住,間接威脅區 / 暖區情勢                             2. 鎖骨中線 (Midclavicular line):
            可能隨時變動,一旦情勢升階為熱區,傷患及救護人                                  通過鎖骨中點的垂直線,與胸骨中線平行。

            員必須馬上撤離。                                              3. 腋前線 (Anterior axillary line):
                                                                     沿著腋窩皺褶前緣,胸大肌下緣,向下的垂
             ( 一 )  概述
                                                                     直線。
              當人吸氣時,氣體經由鼻、口、咽、喉、氣管、                               4. 腋後線 (Posterior axillary line):
            支氣管,最後進入肺泡中,在肺泡中進行氣體交換。                                  沿著腋窩皺褶後緣,闊背肌前緣,向下的垂

            在呼吸過程中,氣體的進出依靠胸腔內壓力的差異,                                  直線。
            此壓力差是由胸壁肌肉,主要是橫膈肌和肋間肌的運                               5. 腋中線 (Midaxillary line):

            動所造成(圖 5.1)。在正常情況下,吸氣時這些肌                                位於腋前後線中點的垂直線。
            肉會收縮,帶動肋骨向上提升和向外擴張,從而增加

            胸腔體積,降低胸腔內壓,空氣此時就被吸入肺中。
            呼氣過程則相反,這些肌肉放鬆,胸腔體積減少,壓

            力增加,將氣體推出肺部。

              在靜態呼吸時,吸氣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肌肉需

            要出力;而呼氣則是被動過程,主要依賴肌肉放鬆的
            自然回彈力。不過在用力呼吸,例如患者呼吸困難

            時,呼氣也變成一個需要主動肌肉參與的過程,肋間
            肌和其他輔助呼吸肌肉會介入,幫助推動氣體排出肺

            部。

              為了維持有效的呼吸和換氣,除了確保呼吸道暢

            通外,還需要有足夠的呼吸肌力量和適當的神經肌肉
            協調,以確保呼吸動作的有效性。瞭解這些原理有助

            於進行有效的呼吸治療。


             ( 二 )  假想的體表參考線

              在胸部解剖學中,根據體表特徵產生假想的參考

            線(reference lines),能幫助定位和描述胸腔內結

            構的相對位置,掌握這些線的位置,有助於準確地定
            位胸腔穿刺、導管插入和其他急救處置的正確性。而
            上述參考線 ( 圖 5.2) 包括:                                       圖 5.1 呼吸生理:胸腔壓力與體積關係





            44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