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戰術緊急傷患救護訓練手冊(TECC)
P. 34

04
                                                            間接威脅下救護 / 暖區救護:MARCH - A.呼吸道


                  (1) 下顎推舉法:                                        適感以及在傷患搬運時較不易滑脫。

                     將兩隻大拇指分別置於雙側顴骨上,將食                             (1) 適應症:
                     指、中指與無名指放置在兩側下頷角,藉                                仍有嘔吐反射意識清楚、意識不清傷患無

                     此將下顎骨向前推出,如同戽斗一般。(圖                               法持續打開呼吸道、牙齒斷裂或者大量口
                     4.2)                                              腔組織損傷的傷患需輔助維持呼吸道時。

                  (2) 抬頷法:                                          (2)(相對)禁忌症:
                     適合緩解可自主呼吸傷患的呼吸道阻塞,                                懷疑頭顱骨折、疑似腦脊髓液 (CSF) 有鼻

                     操作時需一人固定傷患頭部,另一人輕輕                                漏、口腔頂部骨折、腦實質外露。值得注
                     提起傷患的下巴和下門牙然後使下顎骨前                                意的是,目前實證並未全面支持「顏面 /

                     移。(圖 4.3)                                         顱底骨折為置放鼻咽呼吸道禁忌症」此一
                                                                       說法 [3]。更精確地說,救護人員應該權衡

                                                                       傷患目前傷情置放鼻咽呼吸道的利弊,確
                                                                       實評估傷患傷勢是否應置放鼻咽呼吸道,

                                                                       如何選用適當的鼻咽呼吸道以及如何正確
                                                                       置入鼻咽呼吸道,而非僅因薄弱的懷疑就

                                                                       否定置放鼻咽呼吸道這種簡單而有效的輔
                         圖 4.2 下顎推舉法操作圖示
                                                                       助呼吸道裝置。

                                                                    (3) 如何選用鼻咽呼吸道:
                                                                      許多救護人員會測量「耳垂到鼻尖」的距離

                                                                      來選用適當尺寸的鼻咽呼吸道,然而需要注
                                                                      意,這種測量法的準確性不佳 [4],但在到

                                                                      院前仍不失為一種評估方法。2019 年的研
                                                                      究也指出,「人中到耳珠」距離或許更為理
                           圖 4.3 抬頷法操作圖示
                                                                      想 [5] 。另外,理想的鼻咽呼吸道開口應落
                  (3) 徒手打開呼吸道後立即檢視傷患口內有無
                                                                      在會厭上 1 公分處(圖 4.4),然而不同廠
                     異物阻塞,如分泌物、嘔吐物、血水等,
                                                                      商所製造的「同尺寸」鼻咽呼吸道卻可能有
                     也可能是糖果、斷齒、食物、沙塵或假牙
                                                                      不同的長度,這可能導致鼻咽呼吸道過長而
                     等。若此時口腔內有「明顯可見的固體異
                                                                      阻塞呼吸道或過短而無法有效的維持暢通呼
                     物」才考慮用手指移除,或暖區有可用的
                                                                      吸道 [6]。綜合上述,在置放鼻咽呼吸道之
                     抽吸裝置時也能使用。當執行上述處置後
                                                                      後,一定要評估傷患的反應才是最安全的做
                     記得以聽和感覺有無空氣進出胸部、觀察
                                                                      法。
                     雙側胸部起伏來確認有無氣體交換。


                3. 鼻咽呼吸道
                  若傷患意識不清或無反應,但仍有自發性呼吸

                  且無呼吸窘迫的徵象時,可考慮置放鼻咽呼吸
                  道來維持呼吸道暢通。鼻咽呼吸道有幾個優

                  點,例如(與口咽呼吸道相比)較可忍受的不                                 圖 4.4 理想的鼻咽呼吸道置放路徑與位置

                                                                                                           33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