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戰術緊急傷患救護訓練手冊(TECC)
P. 33
04 間接威脅下救護 / 暖區救護:MARCH - A.呼吸道
一、各式呼吸道處置
(2) 考慮是否有放置鼻咽呼吸道適應症 ( 詳述
(一) 間接威脅區 / 暖區的呼吸道概論
如後 )。
當傷患脫離熱區,須立即依 MARCH 流程進行評
(3) 聽、感覺有無空氣進出胸部、觀察兩側胸
估,評估時發現問題應立即進行處置與評估治療反
部起伏。
應。一旦大出血受到控制,救護人員接續就要建立呼
(4) 若可行,將傷患擺成復甦姿勢維持呼吸道
吸道或維持其暢通,因為呼吸道阻塞是到院前創傷患
暢通。
者重要且常見的「可預防性」死因(僅次於大出血)。
(5) 若上述做法仍無法改善傷患情況且手邊有
倘若呼吸道問題未能及時排除,4-6 分鐘後就可能產
可用裝備時,可以考慮建立進階呼吸道 ( 如
生腦部的缺氧性傷害。而呼吸道處置取決於傷患意
聲門上呼吸道、經口 / 鼻插管或外科環甲
識、呼吸道功能完整性以及當下的戰術環境。
膜切開術 )。
(6) 若有氧氣設備可以考慮給氧。
1. 呼吸道評估
若情況可行,應將傷患翻身面朝上以利評估及 2. 徒手下顎推舉法及抬頷法
處置,避免在傷患處於俯臥姿勢時評估。可採 在 TECC 的高危環境或情境時,救護人員的呼
用快速評估的方式為「與傷患對話」。 吸道首要作為應先以徒手方式打開傷患的呼吸
(1) 若傷患尚有意識且能依循指令: 道,下顎推舉法以及抬頷法都是由傳統手法改
讓傷患自行調整維持舒適的姿勢,勿強行 良而來,改良後可以使傷患在打開呼吸道的同
要求傷患躺下。當傷患意識清楚也能充分 時盡可能保護頸椎。若使用下顎推舉法較能減
自主呼吸時,無需採取呼吸道介入。救護 少頸椎的移動但傷患較為不適、而抬頷法造成
人員應保持警覺,再次評估傷患病況是否 頸椎移動的幅度較大,兩種徒手執行時需將傷
出現變化,如燒傷組織逐漸腫脹、血水蓄 患頭部擺位呈自然一直線 (Neutral in-line) 的
積等。 姿勢。這兩種手法都可以使下顎骨向前與稍向
(2) 異常呼吸道徵象: 腳側移動,進而讓舌頭基部與後咽部分離(圖
傷患意識不清時可能無法自行保持呼吸道 4.1 右)。 需注意,當傷患下巴嚴重受創時,
暢通,或呼吸道有阻塞時,可能以鼾音、 舌頭與口腔底部可能非完整相連,進而影響下
喘鳴、胸部起伏不明顯、呼吸費力等方式 顎推舉法以及抬頷法打開呼吸道的效果。
表現。而造成創傷患者呼吸道阻塞的常見
原因包含舌頭後倒、口水或血水、碎爛的
組織等。(圖 4.1 左)
如同前面提及「發現問題應立即進行處置」,
此時若無法排除頸椎受傷,優先採用下顎推舉
法(Jaw thrust)徒手打開呼吸道,接續評估
處置步驟如下:
圖4.1 徒手方式將下顎骨與舌頭基部前移,
(1) 清除口中異物(嘔吐物、食物、斷齒、口
使舌頭與咽壁分離,進而暢通呼吸道
香糖等)。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