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8 - 中級救護手冊
P. 228
表10-1-1 兒童解剖生理上的差異與影響
系統 相對成人的差異 所造成的影響
1.仰躺時需在肩膀下墊高來打開呼吸道
頭
頭對身體的比例較成人大 形成嗅吸姿勢(圖10-1-1、圖10-1-2)
部
2.灼燙傷體表面積計算不同(參閱P 9-13)
呼
舌
吸 舌頭對口腔比例較成人大 更容易阻塞呼吸道
頭
頻 年齡越小,每分鐘的正常 CPR 有 不 同 壓 胸 吹 氣 比 , 雙 人 兒 童
率 呼吸次數就越多 15:2,新生兒3:1
心 兒 童 心 臟 的 血 液 輸 出 量 心跳小於60下合併有休克徵候,需給予
循 跳 主要由心跳快慢來決定 壓胸急救
環 血 不同年齡有不同正常值, 1~10歲兒童收縮壓最低值:70+年齡x 2
壓 直至青春期才近似成人 毫米汞柱
1.骨骼傷害不易早期發現;易發生青枝
骨折(圖10-1-3)
骨 骼 成 份 比 成 人 有 較 多
2.若有明顯肋骨骨折,需懷疑可能有肺部
骨骼 膠 質 (蛋白質)與較少礦物
挫傷
質,故較成人骨骼有彈性
3.若同時有新舊雜陳的骨折,需高度懷疑
兒虐
細 胞 較 薄 且 通 透 性 大 ,
水分流失快易脫水;易受到環境溫度
皮膚 血管分布充沛,體表面積 影響,造成低體溫或中暑
也相對較大
圖10-1-1(左圖) 幼兒頭部比例較大,仰躺時頸部向前彎曲阻塞呼吸道
圖10-1-2(右圖) 幼兒肩下墊毛巾後,可形成頸部微仰、呼吸道接近直線而通暢
的嗅吸姿勢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