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中級救護手冊
P. 233
或分娩有關的併發症,對於孕婦的到院前救護,救護技術員應小心
評估是否有立即生產或其他姙娠急症的可能。醫學上對急產的定義為
陣痛到分娩的時間小於三個小時內,而救護技術員會面對的問題是在
非產科醫療的環境下施行急產接生;現場評估時若發現孕婦出現規則
密集的腹部陣痛、破水、陰道出血或胎頭露出等即將分娩徵象時,應
立刻進入緊急生產救護流程。沒有分娩徵象的孕婦,仍依非創傷或
創傷緊急救護現場流程進行處置;若遇懷孕後期大腹便便的孕婦發生
到院前心臟停止,除進行CPR外,現場若有足夠人力時應指派一人用
徒手將平躺孕婦的腹部向左側推移,來避免因子宮壓迫下腔靜脈所
導致下肢血液無法回流心臟。
二、常見妊娠急症
6
(一) 子宮外孕
懷孕三個月內(First Trimester)的婦女若出現陰道出血或腹痛,
子宮外孕的發生率約占其中的10%,危險因子包括輸卵管先天異常、
輸卵管感染或手術病史、子宮內膜異常、放有子宮內避孕器、之前有
輸卵管子宮外孕或骨盆腔感染病史,若合併有頭暈、昏倒或休克
症狀,處置上應給予靜脈輸液以維持循環灌流,並迅速送醫。
7
(二) 子癲(前)症
發生子癲前症的危險因素包括肥胖、慢性高血壓、糖尿病、初產
與孕齡較小的孕婦,其症狀與診斷標準為妊娠期間出現高血壓(持續
舒張壓>90 mmHg)與伴隨大量蛋白尿(>0.3 g/day), 當 傷病患合併出現
全身抽搐情形(如癲癇)時稱為子癲症,處置上應給予高濃度氧氣與
維持呼吸道的暢通,必要時正壓給氧,並立即送醫。
(三) 產後大出血
定義為產後大於500 mL的出血,其常見的原因為子宮無法適當
收縮以控制出血,處置上建議在產後以手掌按摩產婦的下腹部促進
子宮收縮來止血,給予快速靜脈輸液並儘速送醫。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