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戰術緊急傷患救護訓練手冊(TECC)
P. 90

09
                                                                                                   檢傷分類




                     重點整理






                不同風險分區之下的檢傷:



                一、直接威脅區(熱區):檢傷優先程度「不是」以傷患生理狀態為考量,而是以資源與戰術狀態
                    為準則。簡化原則就是:「好救的先救,能夠安全救的先救」



                二、間接威脅區(暖區):注意隨時可能轉成熱區。除非成立 CCP,否則只需分出「可自行移動的」,

                    「沒有機會的」,與「需要協助撤出的」三類傷患即可。



                三、後送(冷區):比天然災害更容易臨時轉成熱區或暖區,特別是面臨有計畫的恐怖攻擊時,非
                    常需要加強人員辨識與管制。現場分布廣大時,需要考慮成立搬運隊來回各分區之間,以便讓

                    紅區與綠區人員都可以不要離開各自區域保持作業。此區的檢傷原則跟一般大傷檢傷原則是相
                    同的。



                四、小兒族群檢傷:平常的刻意練習相當重要,因為文獻指出非常容易淪為經驗檢傷或受感情影響

                    而任意過度檢傷。但也不需要太執著於初級檢傷的準確性,或許日後的重點會偏向利用次級檢
                    傷來處理小兒族群。



                五、病人流追蹤:以前檢傷(嚴重度標示)與傷患追蹤都是利用傷票達成。消防署傷票與國際潮流

                    一致,設計重點已經放在傷患追蹤上。最晚必須在上車前綁上傷票,已經是全國緊急救護人員
                    的常識與共識。



































                                                                                                           89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