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戰術緊急傷患救護訓練手冊(TECC)
P. 25

03 間接威脅下救護 / 暖區救護:MARCH - M.致命性外出血



               三、M:致命性外出血



              在越戰及韓戰時,美軍最主要的可避免死因是來
            自於肢體的出血 [3,4],直到 TCCC 出現以及止血帶

            普及之後,肢體造成的可避免死亡已經由 31% 降至                                      13.5%
            13.5%。但未能及時處置的致命性出血,依然是造成                                      n=119

            戰場上可避免死亡的主因。
                                                                    19.2%
                                                                                           67.3%
                                                                    n=171
              未能及時處置的致命性出血部位最主要是位在軀
                                                                                           n=598
            幹處(67.3%),其次為交界處(19.2%),最後才
            是肢體 (13.5%) [2] ( 圖 3.1)。現今到院前救護針對軀

            幹處的出血控制仍有侷限,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處
            置「交界處」及「肢體」的大出血,避免造成不必要

            的傷亡。                                                     軀幹            交界處              肢體
                                                                    Truncal      Junctional       Extremity
              致命性外出血除了是最主要可被避免的死因外,
                                                                       圖 3.1 在伊拉克戰爭與反恐戰爭
            需要儘早處理致命性外出血的原因在於,如未適當處
                                                                       時,造成致命性出血的主要部位[2]
            置,它可以在 3 分鐘內就致人於死,而如果延遲處置
                                                              到」。如果原本的止血帶沒有效,則考慮在它旁邊,
            則可能造成休克,導致後續的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根
                                                              貼著它綁上第 2 條止血帶。
            據文獻指出,當在戰場上發現肢體大出血,在休克前
                                                                但如果之前還未綁上止血帶,我們會在這階段尋
            就綁上止血帶,傷患的存活率是 90%,但當休克後
                                                              找致命性的外出血,意即:
            才綁上止血帶,傷患的存活率只剩下 18%[5]。這就
                                                              ・脈動性出血:
            是為什麼遇到肢體致命性外出血時,我們在直接威脅
                                                                也就是一般認知的動脈出血,血液會隨著每次心臟
            區就要立刻綁上止血帶,而綁上止血帶也成為在直接
                                                                的搏動從傷口流出身體。
            威脅區唯一會做的急救處置。
                                                              ・持續性出血:
              在直接威脅區時,由於是處於高危環境下,沒有
                                                                這種出血雖然不會有脈動,但若是較大的靜脈出
            時間仔細尋找傷口,此時會建議使用「綁高綁緊」
                                                                血,血液就會汩汩湧出。一般而言,當靜脈被切斷
            (high and tight)的方式,直接將止血帶綁在傷處
                                                                時,靜脈就會塌陷,出血就會減緩。但若是深層的
            肢體近心處,只需要綁得夠高、夠緊,緊到不流血或
                                                                大靜脈,像是髂靜脈,那出血可能會如同動脈出血
            遠端脈搏摸不到為止,並不需要把蓋在傷口上的衣物
                                                                一樣難以控制。
            移除,但請記得請不要綁在關節處。
                                                              ・衣服上或地板上積有亮紅色的血液:
              一旦進到間接威脅區,我們有更多時間跟空間可                             當衣服被亮紅色的血浸濕或是地上積有亮紅色的血

            以處置傷患,就可以做更詳細的檢查。首先,不管何                             時,暗示著傷患可能有動脈的出血。要特別注意的
            時,只要在移動傷患之後,都必須先確認之前所做的                             是,當傷患遭受大量失血導致休克或心跳停止時,

            處置仍是有效的。也因此,當我們進到間接威脅區第                             即使是動脈出血也會因為血壓太低或是心臟停止而
            一件事就是,必須確認在直接威脅區綁上的止血帶是                             不會呈現脈動性的出血。

            否有效,也就是「傷口不出血」及「遠端脈搏摸不                            ・   手臂或腳的部分或完全截肢:


            24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