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106年2月消防月刊(全)
P. 41
Work Discussion 工作研討
■ 前置準備作業
一、選定事故地點,利用google地圖將該處標示出來
二、製作任務分工表,預先讓參演人員知道自己的任務
三、製作車輛代號卡、傷病患卡、控制員的指令卡以及替代傷票
四、製作送醫動向一覽表以及意見回覆表
五、全程攝影、拍照作成果,同時邀請演習評估者
六、舉辦演練成果檢討會議
演練的重點目標設定為檢傷分類,強調檢傷 進行急救,直到第 9 名無生命徵象傷患救出,總
的效率。幾次演練後的檢討過程,察覺到可能發 指揮官因應醫療資源的不足,指示不再對無生命
生的錯誤,還是會重複發生,比如:檢傷人員一 徵象之傷患進行急救。復航空難事件末期,由於
開始並未確實請能夠自行行走的人員,主動向前 受困傷患多為無生命徵象傷患,因此後送官的任
集結;再者,檢傷人員於確認完無其他傷者後, 務,從引導指揮救護車進出,轉而改變為協助殯
階段性任務結束,未能及時投入其他環節進行協 葬處的靈車進出載送往生者大體。此次的復興空
助等,當然演練的方式絕對會影響參與人員的判 難事件中,個人認為需要改進的缺失,是現場大
斷、表現的行為模式。 傷裝備的缺乏,如 : 大傷專用的紅、黃、綠、黑
地墊等。
二、大傷出勤人員訪談與策進作為
◎策進作為:準備大傷專用包組(整理箱置
永吉分隊實際執勤的過程所遇到的大傷現 放於大傷包內)。
場:復航空難、八仙塵爆、為福樓一氧化碳中毒、
松山火車站爆炸等,搶救過程中無疑大幅提升對
於大傷處置的經驗值,同時也開拓了每一位實際
參與同仁的眼界,以下是訪談每位同仁的摘錄:
高級救護技術員(高○○)擔任復航空難現
場後送官,當日初報為多人溺水案件,到達現場
發現疑似遊艇翻覆,河中約有數名傷患,立即請
求支援並準備相關急救器材,待救難人員靠近詢
問傷者後,方得知現場是飛機墜落,機組人員表
示機體內尚有 53 名傷者。隨後經由現場指揮官
分派任務,筆者與另一名人員負責現場傷患的登
錄及後送,指揮調度聯合醫院救護車、雙北市救
護車、國軍的救護車、民間救護車的後送動線,
及現場各救護車人員擔架的集結。隨後在北醫及
松山醫院救護車抵達後,引導兩院醫生及護士擔
任治療區治療人員,針對傷患急救處置,甚至在
現場醫療資源的許可下,針對無生命徵象的傷患
消防月刊 2017.2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