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106年2月消防月刊(全)
P. 38

工作研討 Work Discussion














                    若還加上警察、相關政府機關、公共                                   區域 EMS 足以應付能量,在此次演練
                    事業、民防團隊、災害防救團體及災                                   也是被「15」這個數字綁架,現場指
                    害防救志願組織等單位,在縱向指揮                                   揮端與 119 端就是如此,讓整體搶救

                    及橫向溝通協調上,是現實災害現場                                   耽擱不少時間。
                    EMS 亟需改進的盲點。                                  十、受測人員本於消防救災基本救災觀念
                三、待命官與後送官之間要配合,掌握傷                                     原則,似乎與 ICS 與現實消防救災架構

                    病患待輸出量、救護車可運送量及醫                                   使用之 Command and Control of Incident
                    院可接受量。                                             Operations(CCIO)上,融合度及適應
                四、傷票形同傷患的傷時身分證明,理應                                     性尚有待加強,如果能夠 2 項結合取

                    確實使用,才能發現使用上的優缺點;                                  較符合區域性消防救災指揮架構,將
                    演習如果做不好,真實事故發生時也                                   能在未來事故現場發揮更佳功效。
                    會做不好。
                                                              伍、結語
                五、現場救護指揮官回報狀況時,是要給更

                    多資訊讓 119、救災救護指揮官瞭解,                           經由醫師及教官們的規劃,筆者從演練中學
                    始能獲更好、更多、更快速支援資源。                         習到很多經驗,對大量傷病患的處置,得到不少
                六、現場如何將廣域範圍(1 處多點)的傷                          的收穫,未來也希望能經常舉行類似的演練,讓

                    病患送到適當救護處置區,是目前整                          更多的人可以參與,使大量傷病患的處置水準能
                    個 EMS 在執行上困難的共同點;傷病                       高提升,而筆者有幾點心得如下:
                    患搬運往往在演習上,比較會忽略而                              一、因這次兩場演練都是設計為同一個主

                    未能做的確實,在真實狀況中,搬運                                   題,傷病患的狀況也都一樣,在 A 組
                    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演練時,B 組是觀察且隨機出狀況題;
                七、救護指揮官要把任務妥善分配,不要                                     而當 B 組演練時,已知道 A 組曾演練

                    把所有事情一肩扛,理應綜觀現場狀                                   過的內容,故演練時一定會比較流暢;
                    況,做縱、橫向聯繫、調度。                                      如果兩場演練的設計是不同的情境,
                八、在災害現場時,初期的救護指揮                                       就會讓處置的流程不盡相同,且可以
                    官,最初的扮演者應該是基層隊員                                    提供更多的作法。

                    (EMT-P),在領導統御上易膽怯,很                           二、通訊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電話(室內電
                    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是現在整個                                   話、公共電話、行動電話、衛星電話)、
                    指揮架構上急需加強改進重要的層面。                                  廣播裝置、傳真機、無線電、電腦通

                九、EMS 的大量傷病患機制啟動基準,常                                   訊軟體、智慧型手機 APP 或是訊息傳
                    陷在「15」這個數字內,而忽略事故                                  遞員,但任何通訊方法皆有死角,例










           36   消防月刊 2017.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