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106年2月消防月刊(全)
P. 32

工作研討 Work Discussion










           附近住民或管理者,才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應變。                              崁樓設置自主性防災設備設施及機具」及「國定

           火警之初期應變能力則需建立合理可及的滅火系                              古蹟孔子廟設置自主性防災設備設施機具計畫」
           統,須考量火警發生時,第一時間的操作者是否                              等示範性防災工程,建置臺灣第一套「自主性防
           適用,例如在日本歷史街區之住民普遍有高齡化                              災設備」,相關防災設備有:消防水箱、消防泵
           現象,因此滅火系統之建置會朝向單人可操作                               浦、火焰探測器、單人可操作式室外消防栓箱、

           性,並應考量射水對於古蹟本體之傷害而採低壓                              地上式放水槍及高架式放水槍等(圖 6)。透過
           非強力直線射水等方式。臺南市擁有的國定古蹟                              火焰探測器連動放水槍自動防護古蹟,非法定消
           「赤崁樓」及「孔廟」,在簡賢文教授的引導下                              防設備但有利於古蹟及歷史街區保存的構想,均

           由臺南市政府消防局向文化部提出「國定古蹟赤                              已慢慢實現。









































                                                ■圖 6  臺南赤崁樓自主性防災設施。


                (二)共助活動                                       火災發生被火警警報系統偵知後,可迅速發報給
                共助活動為現今臺灣防災演練最缺乏的一                            周邊里民之家裡,讓鄰近居民立即認知鄰近有火
           塊,在發生災害後如何有效的召集臨近的街坊                               災發生需進行共助救援(圖 7)。在臺灣尚未有

           里民共同進行救援工作是必需要思考的。如日                               如此普及的互聯系統下,如何利用現有里民廣播
           本 311 大地震時,當大區域災害發生遠超過公設                           系統、電話、傳呼簡訊是較為可行之替代方法。
           消防力可及之範圍時,共助機制的建立就顯得重                                  (三)公助活動

           要,以日本經驗來說,單以古蹟火災之境況,在                                  傳統的公助活動包括了消防隊滅火及救助



           30   消防月刊 2017.2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