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104年09月消防月刊(全)
P. 52
工作研討 Work Discussion
結語 參考資料
國內長久以來透過政府的力量,推動各種 1. 陳亮全(2001),社區防災的推動,北投文化
軟硬體之防救災措施,如成立各種防救災專責單 雜誌,第 3 期。
位、進行治水疏濬工程、強化防救災人員裝備器 2. 聯合國減災世界會議(2005),兵庫宣言,國
材、辦理防救災演習等,對於災害之防治,已有 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編印。
一定成效。 3. 日本防災士機構(2013),防災士教本,東京
然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氣候下越趨複 都:日本防災士機構。
雜災害情境,及臺灣未來仍可能面對大規模地震 4. 中央災害防救委員會(2013),災害防救基本
災害,倘只單靠政府的力量,恐力有未逮,而日 計畫,臺北市:行政院。
本防災士制度,透過民眾自動自發學習防救災知 5. 行政院(2013),民國 102 年災害防救白皮書,
識技能,再於生活周遭自主推展的方式,實可為 臺北市:行政院。
我國參考。 6. 簡頌愔、楊惠萱、陳素櫻(2014/2),莫拉克
但國內長久以來,民眾對於防救災工作的態 颱風災害社會因素探討:以南沙魯里及大鳥村
度仍多以政府主導為主,雖然在 2009 年莫拉克 為例,災害防救電子報,第 103 期。
風災後,一般民眾對於颱風災害的警覺性已有提 7. 黃麗如(2014),海嘯來了 日本中學生自救
高,災時能配合預防性疏散撤離,但是平時生活 救人,中國時報,10 月 16 日,A8 版
中,對於災害認知依舊有不足的情形,少有主動 8. 黃奕瀠(2014),嘉義荖藤里 科技防災收成
投入災害預防工作的意願;在本文中雖已初步探 效,中國時報,10 月 16 日,A8 版。
討數個強化民眾「自助互助」精神的推動方案,
但何者最為適合,及是否有其他更佳推動方案,
未來仍需進一步的研究與討論。
50 消防月刊 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