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消防月刊》-107年7月號
P. 67

消防天地
                                                                                    Firefighting World






                                                                       億元,占87%)及豪雨(包括梅雨,

                                                                       約占9%)所造成,寒害損失為3%

                                                                       (詳見圖3-3);其中農業的災害損
                                                                       失占49%居首位,水利設施損失占

                                                                       25%次之,公路損失占14 %居第三

                                                                       位,漁業損失占7%居第四位(詳見圖
                                                                       3-4)。

                                                                           綜合颱風和豪雨造成臺灣的天然

             ▲圖3-3:臺灣天然災害分類圖(1985~2010年)(資料來源:取自                       災害損失就高達96%,由此可見颱風
             中央氣象局歷年氣象災害資料庫)
                             農漁業別分類統計圖                                 及豪雨所導致之災害損失對臺灣的經

                     0.41%                                             建成長之危害及衝擊是相當的嚴重,
                     0.17%                                   農業
                          3.30%
              13.73%                                         漁業        政府相關部門應加以重視。
         0.69%                                               水利設施
                                                             鐵路
                                                  49.17%
                                                             公路        四、 臺灣的防災策略及措施
                                                             港務
                                                             電力
        25.27%                                               其他            中央氣象局的業務,包括氣象、
                        7.25%                                          地震、海象及天文,涵括地球科學大
                                                                       部分領域,所提供的氣象資訊與全國
             ▲ 圖3-4:臺灣各行業受災統計圖(1985~2010年)(資料來源:取
               自中央氣象局歷年氣象災害資料庫)                                        民眾的生活福祉息息相關。

                                                                           綜觀臺灣的天然災害損失主要是
             全球第4位,與美國、日本與中國並列為具有                              受到颱風、豪雨、寒流和乾旱等4項災害性天

             極端風險的國家(詳見圖3-2)。                                  氣所導致,為了減輕天然災害所造成的衝擊,

                  事實上,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的統計,臺                           以厚植國力,氣象局近年來即積極地採取下列

             灣近26年(1985~2010)來,因氣象因素而                          具體的防災策略及措施:
             造成天然災害的直接損失(含農業、漁業、水
                                                               (一)加強災害性天氣監測能力
             利、鐵路、公路設施等),計達新臺幣4,259                            1. 臺灣地區自動雨量及氣象站網的建置及汰換


             億元以上(其中颱風的災損就高達約3,700億                                臺灣地形陡峻,河川短促,在梅雨及颱風
             元以上),平均每年的天然災害之直接損失即                              季節,每遇豪雨常引發洪水氾濫成災;此種由

             達新臺幣164億元,相當於2010年臺灣國內生                           中小尺度對流天氣系統所誘發之豪雨,傳統的

             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                  氣象觀測網因測站密度太疏,觀測時距較長,
             0.13%,每位國民平均每年負擔的災害損失金                            是無法即時而有效的監測到。

             額約為新臺幣708元。                                           氣象局為加強此種區域性豪雨的觀測,自
                  這些損失主要是由颱風(平均每年約142                          1986年7月開始,即於臺灣各主要流域及地區




                                                                                                              65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