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3 - 教科書(電子書)
P. 263

(四)覆蓋敷料                                        (六)固定



       1. 可以使用生理食鹽水沾濕紗布作為敷料。                          1. 先穩定外傷病人的生命徵象:若骨折伴有其他致

       2. 避免在處理傷口及覆蓋敷料時說話或咳嗽。                           命的傷害,不可花費過多時間在骨折固定;下
                                                        肢、骨盆或多重骨折外傷病人若生命徵象不穩
       3. 敷料應直接覆蓋在傷口上,不可由旁邊滑動再蓋
                                                        定或危急時,不採個別肢體固定,應直接固定
         住傷口,敷料應完全覆蓋住傷口。
                                                        在長背板並迅速送醫。
       4. 若血滲透敷料時,不可拆掉原來的敷料或固定
                                                      2. 懷疑有骨折的外傷病人都需當作骨折處理:骨折
         物,須由外面繼續蓋上敷料即可,以免因拆掉敷
                                                        的症狀有疼痛、腫脹或變形等,但對於成人的                          第八章
         料紗布而引起更多的出血或浪費時間。
                                                        擠壓性骨折或小兒骨折不容易判斷,因此有懷
     (五)包紮                                              疑時均應給予骨折固定。                                  04
                                                                                                      傷口基本處置
                                                      3. 儘量減少受傷部位移動:骨折固定時動作要快且
       1. 在包紮傷口之前,須先控制出血。
                                                        溫柔,並告知外傷病人你即將進行動作,避免
       2. 覆蓋敷料後再包紮,避免繃帶或三角巾直接與傷
                                                        突發動作造成外傷病人驚嚇而使骨折處再度傷
         口接觸。
                                                        害。
       3. 使用彈性繃帶做固定時,須由遠心端或易固定之
                                                      4. 儘量將受傷部位顯露出來:應將受傷部位表面衣
         處(肢端較細小部位)開始包紮。
                                                        物清除或剪開,以檢視有無傷及其嚴重度。
       4. 包紮時應完全的覆蓋住傷口上的敷料,以防脫落                       5. 固定工具要加護墊:用來固定的工具其表面需使

         及汙染。                                           用較軟的東西予以覆蓋,以免造成皮膚或表淺

       5. 包紮四肢應露出肢體末端,以便隨時觀察血液循                         神經過度壓迫。目前消防單位多使用捲式或抽
         環的情形。                                          氣式護木,其材質也都可保護患處過度壓迫。
                                                      6. 固定範圍要超過骨折範圍:必須超過骨折近端及
       6. 包紮完畢,可以用打平結或膠布將其固定,彈紗
                                                        遠端的關節,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或彈繃可以放入拉起之上一圈內,以免滑落。
                                                      7. 檢視周邊循環及神經系統:固定前後必須檢視患
       7. 使用紙膠或膠布固定時,不可貼在已受傷之皮膚
                                                        肢遠端脈搏、感覺及運動功能等,且要露出肢
         上,如灼傷之皮膚,以免造成再次傷害。
                                                        體末端以觀察末梢循環。
       8. 不可在受傷處、關節、骨突及肢體內側等常摩擦
                                                      8. 骨折及脫臼的復位:骨折儘量以原姿勢固定為首
         處打結。
                                                        選,但如肢體不正常位置會阻礙固定或搬運時,
       9. 繃帶如果不小心掉落地面應予以更換。
                                                        可嘗試拉直肢體後再固定。










                                                                                                261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