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戰術緊急傷患救護訓練手冊(TECC)
P. 58
06
間接威脅下救護 / 暖區救護:MARCH - C.循環
三、建立輸液路徑與給藥
酸,可減少輸血的需求和降低死亡率。在 2012 年另
(一) 建立輸液路徑
外一項 MATTERs 的研究亦指出,針對阿富汗戰場上
復甦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步驟,是儘快將心血管系
Bastion 醫院 896 位傷患作調查,有需要用輸血做復
統恢復到足夠的灌流量,並不是將血壓恢復正常,而
甦的傷患,合併使用傳明酸的情況下,可以改善凝血
是提供足夠的輸液以確保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
障礙和降低死亡率。
由於到院前通常無法取得血液,因此使用乳酸林
傳明酸可以口服、靜脈注射給藥,或是外用,
格氏液或其他等滲透壓晶體溶液(例如生理食鹽水)
而在 TECC 課程中,建議使用在出血性休克傷患。
進行創傷復甦,儘快將嚴重外傷患者送到適當的醫療
禁忌症包括嚴重腎功能不全和血尿(尿中帶血)。
機構是絕對必要的。
在臺灣,傳明酸仿單的禁忌症包括:正接受凝血酶
在間接威脅區或暖區執行救護時,建議使用單一
(Thrombin)給藥的患者以及過去曾對傳明酸成分
管徑 18 號大小的針頭建立靜脈途徑,用以提供復甦
有過敏病史的患者。
的輸液和藥物,在傷患離開暖區前,若傷患不需要輸
關於傳明酸的使用方式,應在患者受傷後的前 3
液,建議在靜脈輸液管上使用生理食鹽水封管,建立
個小時內儘快給予。建議依照當地救護程序或規範進
好靜脈途徑後,用 5 毫升的生理食鹽水立即沖洗,並
行,原則如下:
且每 1 到 2 小時重複 1 次以確保管路暢通。注意不要
在肢體上有明顯傷口的遠心端處建立靜脈途徑。 1. 傳明酸藥物劑量:1 克(1000 毫克)。
在間接威脅下或暖區照護時,如果傷患需要輸液 2. 將 1 克的傳明酸注入 100 毫升的生理食鹽水
復甦或是無法建立靜脈途徑時,骨針可能是合適的選 或乳酸林格氏液中。
項。骨針建立的方式有很多選擇,例如使用胸骨骨針 3. 緩慢滴注超過 10 分鐘。
的工具建議在胸骨柄的位置,或是利用專門的工具例 4. 快速靜脈推注可能會產生低血壓及胃部不適。
如 Pyng FAST1、骨注射槍、EZ-IO 等,建立在踝關 5. 在滴注過程中有新發生的低血壓,建議要再放
節上方的遠端脛骨、近端脛骨、遠端股骨、近端肱骨 慢滴注的速度。
或胸骨的位置(EZ-IO 不應用於胸骨部位)。對於會 6. 可以同時給予晶體輸液或輸血。
延遲或是需要長時間後送到醫療機構的成年傷患,骨 7. 若傷患仍留置現場且已完成輸液復甦後,在到
針可能是有幫助的。 院(創傷中心)前可請求授權給予第 2 劑的傳
明酸,給藥方式同第 1 劑。
(二) 傳明酸
傳 明 酸(Tranexamic acid, TXA) 是 一 種 藥
物,它能有效地抑制纖維蛋白(即血塊中的一種蛋
白質)被分解,傳明酸透過阻斷纖維蛋白溶酶原
(plasminogen)與纖維蛋白上的賴氨酸殘基(lysine
residues)的交互作用,來達到這個效果。簡單來
說,傳明酸可以阻止血塊被體內的分解系統溶解,有
助於防止過度出血。在 2010 年的 CRASH-2 研究指
出,受傷後的前 3 小時內給予出血的創傷患者傳明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