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105年8月消防月刊
P. 80

消防天地 Fire Prevention & Rescue Section










                全部 25 名傷者中,13(52%)名為男性,

           平均年齡為 29.2 歲(標準差為 15.88),年紀最
           小為 5 歲,最長為 64 歲。該 25 名傷患有 10 名
           (40%;平均 24.8 歲)於急診治療後出院,13
           名(52%;平均 31.8 歲)收住一般病房,2 名

           (8%;分別為 14 歲及 54 歲)入加護病房,相
           較於過去的災難或事故統計,嚴重傷者比例大致
                                                                        ■ 105 年 3 月 25 日臺北車站特定區大量傷病患實兵演練。
           相當,占約一成。

                爆炸傷屬複合式外傷,爆炸發生時可分為 4                          點特殊,於是啟動大量傷病患應變機制,因而掌
           階段受傷機轉,第 1 階段為爆炸震波直接影響造                            握機先。但真實事故或災難之應變經驗,可遇而
           成耳膜破裂或肺挫傷等,第 2、3 階段分為遭受                            不可求,因此,訓練和演習以及將所熟練的流程

           爆裂物擊中及傷患被彈出撞擊地面等,而第 4 階                            落實於實戰之中,顯得格外重要,我們也鼓勵同
           段則為燒燙傷及吸入性傷害等,由於本事故地點                              仁,只要研判有需要,就大膽的啟動大量傷病患
           為列車密閉車廂,以第 4 階段燒傷為主要受傷機                            應變機制,第 1 輛救護車就應擔任初期救護指揮

           轉,25 名就醫患者中,高達 24 名(96%)有燒                         官,與其應變不足,寧可啟動過度,畢竟事故現
           傷,2 名(8%)主訴耳鳴聽力改變,1 名(4%)                          場瞬息萬變,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膝部鈍挫傷。                                                 近年來,由於各縣市消防機關日益壯大
                此外,25 名就醫傷者中,有 18 名之顏頸部                       EMTP 陣容,故除醫療指導醫師以外,其他急診

           及手足有 2 度以上燒傷,其中波及顏頸部 7 名                           醫師參與到院前緊急救護的機會相對限縮許多,
           (38.9%),手部 14 名(77.8%)及足部 12 名                     可是,當面對災難或大量傷病患事故,消防救護
           (66.7%),而顏頸部燒傷更可能造成呼吸道問                            雖有其熟練的角色,而衛生醫療仍有無可取代的

           題,應特別注意維持呼吸道及呼吸。                                   地位,尤其針對二次檢傷、送醫順序、進階醫療
                                                              處置或重大的醫療決策等。身為消防救護人員,
           結論
                                                              有幸在許多醫界師長及先進之引領下,開啟對到

                大量傷病患事故不論肇因於災難或意外事                            院前緊急救護的視野,而今,面對頻仍之災難或
           件,對於當地消防機關最大的挑戰不外乎短時間                              特殊事故,與衛生醫療並肩作戰應為勢之所趨,
           湧現大量待救者而且在現場必須進行長時間處                               如同臺南震災之現場醫療指揮官-林志豪醫師應

           理,以個人淺見,其中人數和時間其實是相對                               邀至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經驗分享時,開宗明義第
           值,很難律定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數值,比方                               一句話便是「這裡沒有英雄」,亦如法國寓言詩
           說,「15 名」傷病患或估計處理時間「約 30 分                          人拉封丹所言「若不團結,任何力量都是弱小
           鐘」的事故,如果是離峰時間發生在兵強馬壯的                              的」,而隨著臺北市的行動醫療站及大量傷病患

           市區和尖峰時間發生於可及性差之郊區,對於當                              器材車問世在即,消防與衛生醫療的合作為當務
           地緊急醫療系統的衝擊自不能同日而語,當然,                              之急,以每次事故應變經驗為基礎,檢討改善,
           經驗會養成 EMT 的直覺,就如同本事故,高救                            當解決夠多的問題,應能更篤定地面對下一次重

           隊主管經由無線電得知預估 8 人受傷,又考量地                            大挑戰。




           78   消防月刊 2016.8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