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103年消防月刊12月號
P. 43

Forum 工作研討






               柒、未來展望

               一、持續落實協調相關機關、團體、人員等
                    辦理演(訓)練,並配合及時修正調整。
               二、針對可動員之能量進行檢討分析並加以
                    分列等級如下表,進而做為策定編組方
                    式之參考。

                          ◆ ◆山難救助隊等級評分標準
           個人年齡      大於或等於?歲列為B等級,小於?歲列為A等級
           個人體能
             成績      大於或等於?分列為A等級,小於?分列為B等級
           山域相關      大於或等於?種列為A等級,小於?種列為B等級
           專業證照
           山訓訓練
             時數      大於或等於?小時列為A,小於?小時列為B等級
           山搜搜救
           經驗(天數)    大於或等於?天列為A等級,小於?天列為B等級                      ◆ ◆實施高山雪地搜救訓練
           綜合能力
             分級       大於或等於5A列為A等級,小於5A列為B等級                        9年,屏科大野外安全訓練研習需7年,
                   分析結果綜合能力分級,符合前項列為                                太魯閣登山學校的教學需2年且具備野
                        5個A資格人員,共計??人
                                                                    外急救Wilderness First Responder
           個人年齡         以消防局救助隊訓練年齡資格為上限
           個人體能       以體能測驗全部總分數/全部總人數之平均                           (72hr)能力等為例,若沒有長遠規
             成績
                                                                    劃與經費挹注,無法有多大成效。另外
           山域相關           以全部證照數/全部總人數之平均
           專業證照                                                     也缺乏1個整合登山(山野)教育訓練
           山訓訓練       以歷年受過山訓人員訓練總時數/受訓資格總人數                        的平臺(機構),針對種子人員給與較
             時數
           山搜搜救          以歷年歷次執行山難事件總天數/總次數                         長時間的養成訓練,成為良好的種子師
           經驗(天數)
                                                                    資,讓經驗得以傳承。
               三、依轄區特性執行勤務時攜帶所需裝備、                             二、藉由加強山域管理單位設置完善登山路
                    能量,如有不足時依程序爭取經費辦理                               線標示、提供規劃登山活動宣導注意及

                    充實或汰換山域搜救裝備,提升裝備等                               提醒注意個人體適能狀況等事項以加強
                    級及安全性。                                          國人登山安全相關觀念,並降低救援資
               四、積極協調聘請跨區域山域救援訓練師                                   源浪費及人命傷亡,以達政府「減災」
                    資,如國軍特戰師資、其他縣市山域救                               之成效。另國家公園也須提供登山民眾

                    援專長師資等,藉以促進山域學(技)                               有非常重要之保育與遊憩環境,此外民
                    術交流,累積隊伍搜救能力。                                   眾於登山前除要有嚮導、適當登山裝
               五、積極鼓勵同仁參與山域嚮導資格檢定登                                  備、完善登山計畫、入山管理及隊伍前
                    山嚮導訓練或其他有關山域研討會研習                               進路程之掌控制度,至於如何透過有效

                    及相關訓練,提升山域搜救技能及知能。                              的管理預防機制來降低遊客可能遭受的
                                                                    危險及降低高山地區意外事故之發生,
               捌、結語                                                 是有關政府機關單位責無旁貸的工作,

               一、根據歷年辦理訓練成效分析仍有不足之                                  如此才能減少山域意外事故發生及政府
                    處,若以國內大專登山幹部知能研習需                               與民間搜救資源浪費。



                                                                                                               43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