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消防月刊》-107年9月號
P. 40

專題報導
                                                                                        Topic Report






             享經驗,同時也連續3年偕同僑委會辦理菲律                              中心辦理,受訓人數將配合縣市實際進用與在

             賓華僑義消火災搶救訓練(已有90位完訓)。                             職訓練需求而逐年增加,考量到硬體設施已無

                  訓練中心除了與國內各機關(構)團體                            法負荷日益膨脹的人數需求,已擬具計畫申請
             合作努力,不斷充實各項軟硬體設施外,也                               爭取經費執行訓練中心後續充實建置計畫,以

             致力與世界各國消防與災害防救訓練單位互                               充分運用與提供未來容訓需求,規劃充實建置

             相交流,追求消防與災害防救技能方面軟實                               的內容包括增建男性與女性學員宿舍、教室、
             力的提升,在99年1月19日啟用當日便與英國                            大型集會禮堂、室內訓練與體育活動場(含泳

             消防學院、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訓練中心及美                               池擴建),同時也將爭取增建高空纜車搶救

             國德蘭郡消防訓練中心等訓練機構簽署「消                               場、山難搶救訓練場、救災車輛及機具停車儲

             防與防救災教育訓練國際合作瞭解備忘錄」                               放場、仿土石流訓練場擴建等,以增加容訓量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與實質訓練情境。

             實質建立交流合作伙伴關係。                                         除了中心硬體設施的改善增建外,訓練
                  也 與 美 國 消 防 學 校 (National  Fire              中心也針對災害防救人員訓練需求委託進行專

             Academy)、英國緊急計畫學院(Emergency                       案研究,參考美國緊急管理學院(Emergency

             Planning  College) 、 新 加 坡 民 防 學 院                Management Institute)、英國緊急計畫學院

             (Singapore  Civil Academy)、瑞士國                    (Emergency Planning College)與澳洲緊急
             際消防訓練學校(International Training                    管急學院(Australia Emergency Management

             Center)、東京消防廳消防學校(Tokyo Fire                      Institute)等機構訓練內容,歸納出4領域、78
             Academy)、紐約消防局消防學校(New                            項災害防救課程,進行我國未來災害防救人員


             York Fire Academy)等國外訓練單位保持密                      訓練課程的開發、編撰與授課,今年10月間邀
             切合作關係,逐年邀請各訓練機構教官到臺灣                              請澳洲的聯合國防災學者到臺灣講授聯合國防

             擔任指導教官,同時也派員前往各該訓練機構                              救災應變管理作法,明年預計邀請英國學者講

             接受專業講習訓練,吸收學習各該訓練機構特                              授歐盟與英國的緊急應變管理,充分結合國內
             色、專長與講學授課方式,完善充實臺灣現有                              外專家學者力量,預計運用4年時間完成各項

             消防與防救災訓練內涵,藉以增進臺灣能量、                              災防訓練課程的編撰,可配合即將完成驗收的

             分享臺灣經驗並與世界各國同步接軌。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中部備援中心,逐步辦理消
                                                               防與災防人員的在職專業訓練,成為名符其實
             完善中心軟硬體  孕育茁壯守護人                                  孕育守護臺灣鳳凰們的搖籃。
             民的鳳凰


                  蕭煥章主任表示,訓練中心目前每日的容
             訓量平均都超過400人,甚至還需要分梯次用

             餐,再加上未來特考班專業訓練都規劃在訓練




                                                                                                              37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