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消防月刊2021年4月
P. 40

工作氣量

                                                          ٤ंխіඎ                      ٤ंխіඎ
                              ʔΝ೻ܓʈЪ
                                                           €L/min                 €20bar/min

                                   ;ࢹ                       10 Ñ 15                   1.5 Ñ 2.2



                                ჀܓʈЪ                        20 Ñ 30                    3 Ñ 4.5


                               ቇܓࠠʈЪ                        30 Ñ 40                    4.5 Ñ 6


                                 ࠠʈЪ                        35 Ñ 55                     5 Ñ 8



                             ၡੵא߉೯ًر                       100 ˸ɪ                      15 ˸ɪ



                                                                                    圖六、救災安全手冊之參考耗氣量



                      共生面罩在救援受困民眾時是非常方便的                          能會接觸患者的狀態,建議攜帶 RIT 包或另一
                  裝備,在撤退路徑沒有高溫卻有煙的狀況,可以                           組氣瓶背架作為獨立氣源,會是比較安全的方
                  妥善保護患者的呼吸並持續撤出,但使用共生面                           式;反之在沒有獨立氣源接觸到患者,必須使
                  罩時,如果接上自己的氣瓶,由於耗氣量增加,                           用自身氣源共生的狀態下,一定要非常謹慎。

                  氣量管理必須更加謹慎。
                                                                      此外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目前配發許多先進
                   結語                                             設備,功能繁多,空氣呼吸器除了最基本的呼
                                                                  吸保護功能,還有許多輔助裝備,例如擴音器、
                      以廠商提供的數據,共生面罩的耗氣量約
                                                                  指向電子羅盤、面罩上的熱顯像儀、連結至氣
                  為 40 - 50L / min,搭配常見 6.8L 的氣瓶來
                                                                  瓶背架的氣量抬頭顯示器等等。甚至最新的電
                  換算,每分鐘約會消耗 8bar 的氣量,加上可能
                                                                  子式空氣呼吸器,具備有依使用狀態及時計算
                  患者需要搬運的重工作狀態,耗氣量甚至可能
                                                                  氣量剩餘時間的功能。
                  達到每分鐘 20bar。若是氣量管理以三分法,
                  第三份不使用為原則來計算,假設剩餘 200bar
                                                                      科技日新月異,各種輔助器材推陳出新,
                  時搜救到患者,(200bar - 100bar)/(20bar
                                                                  但輔助終究只是輔助,不能完全依賴,要如何
                  / min)=5min,將會只剩下 5 分鐘的時間可
                                                                  安全的執行任務,還是得看個人對裝備的熟悉
                  以撤出。
                                                                  度、日常保養、了解自身耗氣量,並在救災過
                                                                  程中時時查看壓力錶,做好適當的氣量管理,
                      額外每分鐘 8bar 的耗氣量負擔將會非常
                                                                  才是根本之道。
                  龐大,因此若是確定進入任務為人命搜救,可












                 ︱第 04 期    2021   April  ︱  40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