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消防月刊2021年4月
P. 38
個人氣量管理及共生面罩
使用心得
Feedback on Personal Air Management and the Use of a Mutual-Survival Mask
圖‧文:臺北市政府消防局 吳東亮
前言
109 年 4 月 26 日發生林森北路錢櫃火警,樓層數較高、受困民眾眾多,大量內部隔間、總和面
積大且結構複雜,因此入室時間較長路徑也較曲折,當天也因為長時間重工作及同時使用共生面罩,
發生了安全上的疑慮,使華山分隊不得不重新審視氣量管理的重要性。
氣量管理三等份
氣量管理
處理一般建築物火警的撤離時機,大多數人
往往都是聽見 50BAR 的殘壓警報才撤出,然而
若是進入大型火場,進入時氣量為 280BAR,持
續深入直至聽見殘壓警報才折返,當下已經消耗 緊急
搶救
了 230BAR 以上,剩下的 50BAR 遠遠不夠撤離
及緊急事件使用。
撤離
更適當的做法應是切為三等份,第一份做
為搶救使用,第二份撤離,第三份預留給緊急狀
況,正常情況下不應使用;另外 NFPA1981 於
圖一、氣量管理三分法
2013 年的版本也已將殘壓警報的規範調整為殘
餘氣量 33% 時鳴動,故預留給緊急使用的氣量,
ಞᏀᙆజᏀɢ
相當於自己遇到緊急事件時待救的時間,一定要
ᇍ ಞᏀᙆజᏀɢ
重視。
NFPA1981
為了瞭解個人耗氣量,華山分隊依分隊現有 2013 و 33%
場地及器材進行了耗氣量測試,方式提供給各位
NIOSH Docket
參考: Number 034 Ñ A 20 Ñ 25%
2012 ϋ˸ۃ
1. 受測人員著完整 PPE,開氣瓶並記錄初始氣
瓶壓力。 EN137 50 Ñ 60bar
2. 計時開始,操作戰繩 40 秒,休息 20 秒。 圖二、殘壓警報規範
︱第 04 期 2021 April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