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html
P. 20
起,這些災害衝擊除了危害人命安全外,更導致 蓄設施的設計規劃方式,期望導入水利觀點,讓
龐大的經濟損失,進而影響地方存續與永續發 建築物從規劃初始即能強化城鄉的軔性功能。
展,因而提出「災害韌性」理念。
此外,建研所更將韌性定義進一步解析,
「災害韌性」強調涵蓋減災、整備、應變、 轉化為適合臺灣的具體操作方式及對策。具體
復原與重建全災害生命週期,盤點與推動各項 作為上則從個人和基層社區做起,蔡組長從林
軟硬體對策及相關治理措施。使都市或地方在 肯大郡經驗中察覺,坡地社區分布廣泛而政府
面對外部災害衝擊及內部社會、經濟壓力時, 人力有限,政府無法時時監督各個坡地社區災
具有抵抗力和恢復力,以維持它的基本結構和 害熱點,因此應該讓災害最前線的社區居民知
功能及地域特性,而不斷地調適和發展。 道自身社區災害風險,方能及早發現災害徵兆
與及時修復,以避免災害發生。
為將災害韌性理念融入都市與城鄉規劃建
設以及民眾生活中,建研所除了積極參考日本 為此建研所深入社區,進行坡地社區自主
國土韌性計畫外,也將此概念融入現行政府計 防災諮詢輔導工作,透過專業技師現地勘查,
畫中,舉凡:研擬地方層級國土計畫災害韌性 協助社區檢核災害熱點,並導入巡檢系統及教
規劃參考準則,並將此準則提供給地方政府參 育講習,利用辦理社區防災工作坊等方式,建
考應用及擬定、審議相關計畫;而在都市內水 立社區災害意識與防災共識。自 99 年執行以
治理方面,則推動水利與都市規劃跨域研究, 來,已輔導 142 處社區,受惠戶數超過 3 萬戶,
探討因應氣候變遷,土地使用規劃減洪調適之 受惠人數超過 10.2 萬人。
策略和績效評估方式,以及社區、建築層級滯
國際減災 兵庫宣言
1990-2000 2000-2015 2015-2030 仙台架構
10年計畫 行動綱領
預警系統、抗災結構 建構韌性國家與社區 減災投資以提升災害韌性
防減災技術發展 減災規劃與管理、防災參與及教育推廣 加強災害準備、有效應變及復原重建
韌性:抵抗力(Resistance)+回復力(Recoverability)
(1)受害規模縮小 (2)行政、產業、社會順利運行 (3)都市與地區持續成長
Anticipate
D = f (H,E,V) 營運水準
預防準備
Resist,Absorb
減災
R = f (H,E,V,T,A) Recover
復原重建
韌性
Response
D:災害 R:韌性
應變 最低可接受
H:災源 E:暴露度 V:脆弱度 的運作
T:時間 T:社會活動、社會資本
圖片來源:ISO 22313 時間
圖七、國際防災理念的轉變與災害韌性定義
︱第 02 期 2021 February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