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18消防月刊3月份
P. 32
◎ 直升機接運傷患
◎ 筆者于 2007 年連理
山域事故時攜帶加
壓袋
離三分之一的區塊,隨後基於人力等考量,不 力、人力及效率等問題,除救援隊伍本身之糧食
易到達之地點除由空勤總隊直升機進行空中偵 生活必需物資,尚需準備穩定待援者所需相關裝
查搜索,再進一步觀察評估是否有新事證新據 備諸如繩索救援及搬運等相關器材,緊急醫療救
點,可供地面部隊節省進入搜尋路程。 護所需物品及其他生活物資,於高山救護原則
6 月 14 日匯入新事證也改變案件性質,由 中,在海拔 2,400 公尺以上之狀況,無論內外科
遲歸失蹤失聯的特性即轉為受傷斷糧待援之案 問題,均可考慮是否有高山症前置問題,包含救
件,其中前者以搜索為主,後者則以考量救援 援隊伍本身可能的風險,甚至必須做藥物準備或
為主,故於此一案件之後,搜索與救援再被分 預先投藥;於此案件匯入新事證後,6 月 15 日
開做深入檢視與討論,實是山域事故搜救的一 由伍元和老師偕同山友高瑩山、魏友仁、葉兆雍
大突破。 及黃耀禾組成 5 人救援隊伍,自鯉魚潭木瓜山
救援的最大困難仍是距離與天候,接獲新事 登山口強行徒步入山搜救,克服天候及地形困
證於遠端無法提供直接之協助,天候雲霧狀態不 難,於 6 月 20 日接觸到待援者,經評估穩定給
許可空中支援,即不需考慮,地面救援則受限能 予補給及救護初步處置後,移動至可吊掛處,當
30 工作研討 WORK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