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105年2月消防月刊(全)
P. 43
Work Discussion 工作研討
山域意外事故風險評估
小型專家系統 APP 程式建置
Mountain accident risk assessment
Small expert system APP program established
■文/高雄市政府消防局 陳勇廷
■圖/陳勇廷提供
面,有所謂的「專家系統」,讓救援決策(執行)
壹、前言
者能有更多分析來源去做為風險評估依據,例如
臺灣因地處地震頻繁帶及颱風必經路徑, 此段山域常發生事故原因、危險程度風險值、專
是世界各國災害統計發生類別最多的國家之一, 家往例分析等等。或許我們常會從媒體、報章上
加上深受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擠壓,造成山 看到民眾不顧危險的做了專家/管理者認為很危
脈、海岸等地形多變,高山林立,高低落差起伏 險的事情或者是不當行為,例如在颱風登陸前從
大,造成河川短而狹,從海拔低到高,皆有不同 事登山活動,然而這些意外的發生就是缺少風險
景觀類型,故吸引許多登山健行愛好者前往探 評估。由於專家系統能夠提供智慧型的決策與輔
索、攬勝、親近大自然。其次,近年政府推廣觀 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也可以稱為「智
光旅遊及休閒活動趨向多元化,致使登山健行風 慧 型 知 識 庫 系 統 」(Intelligent Knowledge-Based
氣日益興盛,戶外旅遊人口增加,其中係以玉山 System, IKBS)。根據文獻資料顯示第 1 個專家
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及雪霸國家公園此類 系統是在 1956 年由 Allen Newell、Herbert Simon
高山型國家公園為主要高山登山活動區域。由於 及 J. C. Shaw 所發展。其後,許多專家系統也紛
歷經多次的颱風及豪雨的蹂躪之後,加上因八八 紛隨之建立,但在前期多半是屬於研究性質的雛
風災,瞬間大雨造成災情,也使得山區的地質受 形系統。1970 年代之後,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
到嚴重的破壞,不時有土石流和山坡坍方的情況 專用的程式語言及軟體開發工具逐漸開始發展,
發生,增加民眾前往偏遠山區從事遊憩等相關活 而各種知識表示法及演算法也被廣泛地研究,使
動的風險,提高其危險度。 得專家系統的建構與發展方式產生了不小的改
變。在 1980 年代後期開始,專家系統便能夠逐
貳、風險評估程式開發目的
漸脫離實驗室的研究而廣泛應用於各行業中。在
由於目前對於山域意外事故風險尚未有明 過去的研究中都顯示,專家/管理者與一般民眾
確系統化管理與分析建置之下,救援者自身風險 對風險的評估,經常呈現極大的差異(汪銘生、
評估的標準也未見建立,筆者希望在於系統方 方之光,1994),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機制系
消防月刊 2016.2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