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消防月刊》-107年11月號
P. 54

的依據。於是挑選無線電通訊不受地形干擾、                              行政院經建會積極推動的「國土保安計畫」於

               交通又方便、且土地取得容易…等條件的「理                              東部桃芝颱風災區另行增設「雨量及氣象站

               想站址」,就相當的重要。                                      網」,同時間並規劃「臺灣地區自動雨量與氣
                   為了要尋得「理想站址」,於是工作同仁                            象站網之汰換更新計畫」及辦理此計畫的前2

               必須先在辦公室依據地形圖及航照圖,加以分                              期(共4年)的工作,深深的感受到同仁的使

               析研判並畫定「可選擇的地點」;之後,工作                              命感、努力以赴的工作熱忱及無時無刻奉獻自

               同仁分成2組,同時到現地探勘,1組朝向「中                             己的智慧及生命,這種無私精神及責任感,值
               繼站」地點,另1組向「雨量或氣象站」地點                              得我們的肯定及讚賞。

               邁進;勘查時不僅要徒步尋路,而且還扛著笨                                  在氣象局服務40年的期間,筆者有9年是

               重的測量儀器,隨時量測無線電波的訊號,一                              與這些不怕風、也不怕雨,且必須隨時上山下
               旦尋得「理想的地點」,還需與土地所有人或                              海建置站網及維修儀器的同仁們共事,這是筆

               管理單位進一步溝通協調,以取得土地使用的                              者的榮幸也是福報;但他們出野外時的安全措

               同意權;業務之煩瑣、工作之辛勞,真是無法                              施及身心安危,也是必須隨時加以叮嚀、掛念
               用文筆論述。                                            及擔憂的。

                   筆者擔任氣象局第2組組長期間(民國                                 由此可見,筆者在這9年期間,所承受的

               90~98年),上述的建站業務就是筆者負責執                            工作壓力及精神緊繃,若非參與其事者,是無
               行及督導的項目之一;經歷執行「行政院921                             法了解及體會的。

               地震災區重建委員會」委辦於中部地震災區和
































                   ▲  中央氣象局的工作人員於臺中捎來山中建置中繼站(左圖)及於屏東尾寮山維修氣象站的設備(右圖)



         52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