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103年消防月刊 7月號 (全)
P. 8
Fire Safety Monthlye Safety Monthly
Fir
在上山前的準備課程中,教官團特地 憾事發生的最佳選擇。
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專任 出發前一天晚上,由特種搜救隊南部分
主治醫師王士豪,及米亞桑戶外工作室負責 隊分隊長蘇順從,分享有關直升機高山雪地
人林政翰教官來指導所有參訓成員,課程包 救援相關案例及經驗,並且提醒學員隔日一
含認識高山急症及未曾接觸過的高山救援裝 早搭機上山應注意事項,切莫忽略各種空中
備-加壓艙的使用。 救援潛在危險因子。
在國外,加壓艙已經是相當普遍的高 次日一早,天公不作美,整個竹山訓練
山救援裝備,在無法快速將高山症患者運送 中心一片霧茫茫,第一梯次的學員上機沒多
下山時,加壓艙能利用加大患者所處空間壓 久,就從無線電中得知山上天氣不好,直升
力,提供一個類似下降高度效果,這種裝備 機只能折返訓練中心,並改採教官團預擬的
不僅是對高山症患者有顯著效益,對消防人 方案2,駕車前往雪山登山口,但因為時值
員來說,更是多了一分出勤的安全保障。許 武陵農場的櫻花季,不僅出入有車量高乘載
多時候,出勤人員為了搶救人命,往往快速 的限制,連雪山線的七卡山莊也因為管制而
爬上目標山區,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搜救人 限制使用,使得抵達雪山登山口的時間稍有
員以搭直升機方式從平地直接到山上,沒有 延宕。
足夠時間適應這2,000至3,000公尺高度差
所造成的氣壓及溫度差,繼而又進行需耗費
大量體力的救援行動,搜救人員很容易因此
而產生高山症的症狀,若未即時發覺,則可
能隨時間惡化,進而陷入危機。此時若有加
壓艙,便能適時減緩症狀,提供一個相對安
全的環境,讓身體開始出現適應不良警訊的
救難人員多一分保障,此次訓練課程原本就
規劃上山後讓學員進入加壓艙,實際體驗加
壓艙的效用。然而本次訓練恰巧有2位學員
◆ ◆哭坡前觀景台
出現高山症症狀,剛好藉由這2位反應不同
的學員實際進入測試,並讓其他學員觀察艙 到達雪山登山口時,天氣依舊陰雨綿
內人員的症狀改善過程,最直接快速的效果 綿,在登山口處管理人員依序檢查所有人員
就是惱人的頭痛馬上就不見了,令接受實測 的資料及裝備後,大家便按照預先分配好組
的學員大呼神奇,因此,在加壓艙裡確實是 別,將自己及團隊的裝備做最後確認,然後
能快速解除一些高山不適反應,對於高山搜 準備出發前往今晚住宿地點:七卡山莊。因
救任務,確有很大的幫助,不過有一點要特 天色已漸昏暗,教官團特別提醒各組別忘了
別注意的是,當已經確定是高山症症狀時, 自己的隊友,任何時侯隊友之間應該要保持
快速下山還是不變的最高原則,加壓艙僅能 能彼此呼應得到的距離,因每個人的體能及
提供一個暫時相對安全的環境,並暫時改善 適應能力不同,上山表現也會不同,如何去
患者症狀,最好時能讓患者改善到可以自行 調配組員間體力,讓大家能同時抵達目的
行走,但千萬別因為當下覺得身體已經適應 地,且留有餘力進行其他任務,便是這段路
就選擇不下山,快速下山就醫檢查還是避免 程最主要訓練課程。就以曾發生過的山域意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