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103年消防月刊 4月號 (全)
P. 79

Training Documentary 訓練紀實

































                                                                                       ◆ ◆V 型救援演練示範


                繩索救援新視野                                             雙繩技術




                          自動制停下降器簡介



               A new horizon for rope rescues – Introduction of the automatic
               double stop rope descender



                                                                                圖 / 文 桃園縣政府消防局 李家旻
                    我國消防員除火災搶救之外,各類型                                其實世界各國也都有發展所謂利用繩
               山域意外、水域意外、重大車禍事故、侷限                             索移動、救援的一些技術,輾轉傳入臺灣之
               空間受困、高空救援…等,均依賴各縣市消                             後,發現除了我們消防救助隊所使用的技術

               防救助隊、特搜隊施展所學,搶救民眾於危                             外(源自於日本救助技術),大致上再區分
               難之中,而救助隊師資班已然是我國消防救                             成所謂歐規以及美規的技術。
               助人員養成最高階之訓練,來自各縣市的精                                  自動制停下降器便在此應運而生,這是

               英莫不臥虎藏龍,為何還需要再接受繩索救                             一種通過EN341或是EN12841(註1)歐
               援的訓練呢?何謂雙繩技術?是否能在救助                             盟認證的下降裝備,最大的優點就在於操作
               現場派上用場?與現在所用之技術又有何區                             者在進行繩索下降時可以很容易地執行空中
               別?                                              停留的操作。當操作者不再是系統的一部分
                    今年師資班訓練邀請筆者前往分享有關                          時,我們稱之為"避免突然死亡原則"。也

               繩索救援訓練心得已經是第3年了。每次上                             就是操作者在下降時萬一鬆開手時也不會發
               課我都會做這樣的開場:「各位準教官好,                             生墜落。舉例來說:當在1個懸崖執行下降
               我不是來教會大家什麼,而是一個"造門                              時,遭遇落石導致下降手鬆開,雖然人會受

               者",來打開各位準教官的視野。」                                傷,但是不至於因墜落致死。



                                                                                                               77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