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消防月刊-101年3月號
P. 65
搶救紀實
Rescue Live
穿越陡峭山壁竹林後,將傷患送至鐵道上。
▲
搶救裝備、器材,沿著鐵道步行涉過施工泥濘
地並穿越第36號隧道後,抵達事故現場上方,
發現施工怪手翻落約百米深之山谷,駕駛受困
於已變形車艙內,消防人員立即架設繩索垂降
至山谷翻覆之怪手旁,並以破壞器材脫困傷患
及執行救護處置,經評估患者臉部及四肢多處
撕裂傷且疑似腰椎受傷,所幸生命徵象穩定,
隨即以扁帶及四米繩將患者固定於長背板,並
由消防、義消及現場工人,合力以吊掛及人力
搬運接駁方式穿過陡峭山壁竹林,並運送至鐵
道上,再由救護車送聖馬爾定醫院阿里山醫療
站急救。 於88風災沖毀至今仍在修復中,路基狀況極不
該名駕駛(蕭○○,男性,46歲)係因進 穩定,地形陡峭且土石鬆軟,搶救過程中大量
行鐵道路基基礎工程,於倒車時不慎翻落,現 土石一度滑落,幸賴搶救迅速、應變得宜,現
場其他工人聽到轟然巨響,發現怪手連同駕駛 場人員才得以避開2次災害,待土石穩定後再
翻覆墜落山谷,立即撥打119報案;而此路段 繞由其他路徑運送至鐵道上。搶救人員前後歷
時約3小時,終將傷者救出並送醫,順利完成
搶救任務。
阿里山森林鐵路已發生過多次事故,除92
年3月1日及100年4月27日兩件車輛翻覆重大事
故外,另有多起與鐵道工程相關之工安意外,
加上森林鐵道多處路段位於偏僻高海拔山區,
如有意外事故發生,搶救人員到達費時、費
力,且搶救工作極為困難並充滿危機與變數,
因此如何避免事故發生,相關單位應更加重視
及提出有效管理辦法。
▲以繩索拖吊及人力搬運接駁的方式運送傷患。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