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戰術緊急傷患救護訓練手冊(TECC)
P. 16
02
直接威脅下救護 / 熱區救護
比例,需要的設備和物資,以及傷患的安全撤 有良好的事先規劃與確切執行是任務能否成功的重要
離方案。 關鍵,而在審慎考慮傷患所處環境之風險原因與程度
在制定救援計畫時,應確保進入與撤出路線的
後,緊急醫療救護人員可以在通過有效的計劃和執
安全性。遵守「快進快出」的原則,但不一定
行,以最快的方式救出傷患。
要同一路徑,停留現場時間愈短愈好。撤離方
( 二 ) 進入熱區時:遵守計畫與應變
式則要考慮傷者與救援人員數量、準備攜帶之
搬運器具 ( 徒手搬運、擔架或推床、搬運椅、 雖然在進入熱區前已制定救援計畫,但在進入熱
搬運毯或是捲式擔架、搬運帆布墊,甚至是即 區後應持續評估環境,依據時刻變化之威脅環境與
造擔架如:木板、門板或是兩件衣服與竹竿 傷員 / 傷患狀況進行應變。當即將進入熱區前或進入
等 )。 熱區後應立即進到掩體後尋求掩護(Cover)或掩蔽
3. 執行救援行動 (Concealment),這是兩個類似但不同的名詞。(圖
執行計畫並開始救援行動。進入高危環境救援 2.2)
時必須做到迅速和果斷。實際執行救援行動 ・掩護:
時,應該遵循救援計畫,並優先處理最嚴重的 任何人造或自然的設施足以提供保護免受敵火或威
傷患。 脅的影響。
・掩蔽:
4. 保障安全
任何人造或自然的設施可以讓你隱藏起來,不易被
在執行救援行動時,保障自己和傷患的安全是
他人發現。
非常重要的。但如同所有的救護準則,救援人
員的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考量,其次才是傷
患。以下是注意事項:
(1) 進入熱區之前,要評估環境的安全狀況,
避免成為再次被攻擊傷害的目標或是下一
位傷者。
(2) 進入熱區應穿戴防彈背心或其他適當的防
護裝備,以減少受到威脅的風險。 圖 2.2 掩護(左)與掩蔽(右)的差別
(3) 救護作業儘量迅速,維持專業與冷靜,在
簡單來說,如果是在一個槍擊交火的環境,可以
直接威脅下進行救護時,只執行最基本且
抵擋子彈的堅實的牆面、電線桿、汽車引擎區就是
有效的救護處置。
「掩護」,而只能遮擋視線的草叢、空心木門、竹籬
(4) 和執法人員或其他救援人員保持緊密的通
笆就是「掩蔽」。[1]
訊、溝通、討論和合作,以確保所有人員
適當的掩護與掩蔽可降低在高危環境下進行救護
的安全並順利進行救援工作。
工作的風險,當然如果能及時找到掩護避免遭受直接
5. 快速撤離 攻擊是最理想的方式。
成功進行救援之後,救援人員必須持續為傷患 當躲到掩護後,我們可以用雙眼觀察並試著對傷
提供迅速的醫療支援。 當醫療支援已提供完 患呼喊:「你還好嗎?」「你有沒有受傷?」「你能
畢後, 快速撤離是很重要的。 不能自己爬到掩體後?」以判斷傷患的意識狀況。如
以上是為進入熱區救援時可能的 5 個階段,擁 果傷患是清醒的,可以指引傷患自行爬到安全的位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