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106年4月消防月刊(全)
P. 78
消防天地 Fire Prevention & Rescue Section
進。在 1 樓展示區是擺放消防人員的個人防護裝備、過
去及現在消防車輛裝備器材(如圖 27、28),包括消
防衣褲帽鞋、服制、階級章等。2 樓展示場則針對特種
■圖 27 古董消防車展示。
災害的救災服裝與機具進行展示(如圖 29),包括了
震災搶救、火場人命救助、高樓或特殊場所救助、車禍
救助、工業災害搶救、特種搜救器材(生命探測器、混
凝土切割器)、化學災害搶救、搜救犬(對外國所發生
的重大災難事故提供搜救支援協助)、滅火體驗、小小
消防員體驗區(如圖 30)等,此處是當地相當著名的
景點之一。
陸、心得與分享
新加坡國土雖小,人口僅 700 多萬,但防救災體制
■圖 28 各類型消防車模型。 小而精實,民防部隊將民防與消防相結合,擴大公共安
全防護之理念與範圍為一創舉。新加坡民防部隊,以
「學習訓練」之方式作為對外技術輸出及國際經驗交流
的重要發展目標,迄今已超過 6,000 位來自海外 134 個
國家受訓學員,該市複合式災害應變經驗及整合執行迄
今數 10 年,亦是未來該局走向國際之重要資產。另一
方面新加坡各種救災救護專隊及專業教官發展十分成熟
及健全,目前國內各單位專業訓練,是由取得師資班的
教官以兼職勤務工作的方式擔任,以新北市為例,為支
持專業訓練擔任教官得以在升遷時酌以資積分加分,但
部分縣市由於受限於人員編制,教官難以兼顧勤務工作
■圖 29 消防博物館 2 樓展示場。
與訓練工作時,必須以勤務為先,建議應由制度面考量
其可行方式。目前我國消防尚未成立專業分工的模式,
但建議可以專責分工的方式執行,新北市已成立救護
隊、搜救隊及安檢小組,並設立專業升遷管道,有一定
專業的人員可進行進階專業訓練,以免浪費資源。例如:
救護員接受一般消防人員養成教育分發勤務單位時,已
具備 EMT2 資格,若想進入專責救護隊,則可受 EMTP
訓練。新北市支持專業訓練,也建立加分制度,同仁受
訓提升專業,也得到職務升遷機會,對於消防專業分工
不失為一個好的推動方式。
■圖 30 小朋友體驗穿消防衣區。
76 消防月刊 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