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消防月刊-102年1號
P. 83

登山你我他
                                                                                                 Notes of Mountain Climbing





             登山經驗=求生經驗?


                  本文搜集99年至101年為期3年在花蓮
             縣總計發生的32件37人次的山域救援事件,
             分別將各案例依登山目的、求救原因、待援
             者所處海拔高度、發現待救者與否及其生命

             徵象、待援者有無同伴陪同、登山隊伍有無
             專業嚮導隨行、發現待救者位置等7項因子
                                                                                          ▲求救原因分析圖
             列入考量逐一審視每一件個案,試圖從登山
                                                               合計比例即高達56%,經傷病檢視其原因
             者的行為模式中尋求存在的相似共通點,這
                                                               不外乎各種原因引起的扭傷、骨折、昏迷、
             當中當然包含了成功生還者與不幸罹難者的
                                                               下痢、急性高山病(AMS)、高山肺水腫
             寶貴經驗。
                                                               (HAPE)、眼盲、失溫等。迷路者的比例
                  特別要強調的是雖然母群體樣本數僅數
                                                               雖達11%,但成功救援的比例相當的高,推
             十件,分析的內容未盡然代表臺灣本島山域
                                                               測原因可能跟登山者的冷靜及與救援者通訊
             求援事件的全貌,不過要注意的是登山客的
                                                               時的良好溝通促引導其被發現有關。
             來源卻是隨機來自全國各地,並非刻意挑選
                                                                   特別要注意的是,腳踝扭傷的案件數比
             之群體且花蓮縣境內百岳達數十座,本島各
                                                               例最高,雖然沒有立即性危害但要搬運傷者
             種山岳景觀地形幾乎囊括在內,意謂著登山
                                                               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案例中曾有70公斤的
             者的登山裝備、技術亦應達一定水平以上才
                                                               傷者,動用近30位人力輪流搬運花費近8個
             足以因應環境、天氣所需,但求援案件依舊
                                                               小時才將傷患搬運至登山口,然而一般的腳
             平均每年達約10件次。因此本文在信度及效
                                                               程卻只需3個小時),也有可能在過程中消
             度上應具有一定之參考價值。
                                                               耗大量食物使登山團隊整體陷入危機,因此
             一、登山目的:                                           若能原地停留並留下至少3人照護待援,對

                                                               於傷者的身心理應是一大幫助。

                                                               三、待援者所處海拔高度





                                      ▲登山目的件次分析圖

                  圖中顯示待援者的登山目的幾乎以登山

             旅遊(或休閒)佔最大宗,比例高達71%,
             其他的如採藥或工作件次相對較少,惟採藥
             案件有逐年增高趨勢。待援者年齡層遍佈在
                                                                                          ▲待援位置分析圖
             30~60歲,不過45歲以上者佔各登山目的
                                                                   待援者所處海拔高度以2,500米以上者
             的多數。
                                                               居多,高達37.5%,經與登山目的因子交叉
             二、求救原因                                            分析發現絕大部分以登百岳的登山隊伍所佔
                  案例分析發現以創傷及非創傷的待援者                            比例最高。2,500米以下的海拔高度則包括





                                                                                                              81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