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防火宣導教材
P. 26

防火宣導及教學指引                                                                                                                                                                                        火災如何發生         1




                         承如本章第一節燃燒反應過程說明碳氫化合物完全燃燒狀況下主要生

                   成為 CO 及H O,但燃燒如為不完全燃燒或物質中如含有其他塑膠系高分子
                                    2
                             2
                   化合物,則會產生 CO、HCN、HCl、NH 、HF、COCl 等,其造成眼、支氣管、上
                                                                             2
                                                                3
                   部呼吸道等危害,如表 1-8 及圖 1-14 所示。
                                      表 1-8 有毒氣體對人員生理影響之濃度 (ppm)

                     分類            窒   息   性                               刺   激   性

                     氣體      CO2      CO      HCN       HCl      NH3     HF        Cl2     COCl2     NO2
                                                       眼、上部                       眼、上部
                             致使       取代               氣管黏膜                       呼吸道、      支氣管、     支氣管、
                           空氣中O 2 血液中O 2,      停止      受刺激,     眼、上部    眼、上部   肺組織受刺激,      肺細胞      肺細胞
                      人體   濃度降低, 造成頭昏、       細胞呼吸,      上部     氣管黏膜    氣管黏膜     流淚,咳嗽,      受刺激,     受刺激,
                      影響    造成呼吸 四肢無力、         虛脫,     呼吸道      受刺激     受刺激       肺水腫       肺水腫      肺水腫
                           困難、窒息 意識不清        意識不清      被破壞      肺水腫    腐蝕作用      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
                                                                                                      窒息
                                                                                             窒息
                                                       造成窒息                        窒息
                     眼刺激     4(%)                                698               15        3.1
                      咳嗽    1.7(%)                              1,620              30        4.8

                     數小時     3(%)                                        1.5      0.35                10
                      暴露       |      100      20        10      100      |         |         1        |
                      安全     4(%)                                        3.0       1.0                40

                     1小時     5(%)     400      45        50      300
                      暴露       |       |        |         |       |      10         4
                      安全    6.7(%)    500      54       100      500

                     30分-            1,500     110     1,000    2,500    50        40                 117
                     1小時                                                                     25
                      暴露               |        |         |       |       |         |                  |
                      危險             2,000     135     2,000    4,500    250       60                 154

                     30分
                      暴露             4,000     135
                      致死

                     短時間                               1,300    5,000                                 240
                      暴露    20(%)    1,300     270        |       |               1,000      50        |
                      致死                               2,000   10,000                                 775
                                                         註:CO2 之單位為百分比(%),其他為ppm (資料來源:田中哮義,2002)


                             40


                             20
                       行
                       動                                     CO
                       停     10
                       止      7          HCN          NO2                   HCl      CO2
                       時      5
                       間
                      (min)   3                                      NH3

                              2


                             0.003  .006  .01  .03  .06 0.1  0.3  0.6  1    3   6  10      30  暴露氣體濃度(%)
                           圖 1-14 有毒氣體對人員生理影響之濃度 ( 資料來源:田中哮義 ,2002)

                                                           18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