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消防月刊-101年3月號
P. 96

群眾鬥毆                                                            大量傷患






                                                                              演習實錄



                             Record of Rescue Drill for a Large Amount of

                             Hurt Victims in a Group Fighting


                                                                               圖 / 文 桃園縣政府消防局 高鵬程


               一、前言:                                              救與搜救上之困難性,此類型事故現場可能

                                                                  有2處以上且距離甚遠,區域廣泛,故不易掌
                     桃園縣是一個農業與工業結合的代表縣
                                                                  控災害現場的特性」。筆者實際參與演習,
                 市,近10年來在縣長與各級長官不斷努力
                                                                  提供演習的過程與相關做法與各位消防先進
                 下,已是結合都會、觀光、農漁業與工業等
                                                                  分享。
                 不同型態產業的一個現代化城市,除了是準
                 直轄市外,也即將是臺灣的第6個直轄市。
                                                                 二、演習想定與過程:
                     桃園縣各級產業都正在蓬勃發展,因
                 此更注重於縣內公安意外與民眾生命財產安                              想定:

                 全,桃園縣政府消防局身為救災單位更是責                                      100年12月8日上午9時30分於大園

                 無旁貸,在100年底於桃園縣內4個大隊舉辦                                鄉園科路大觀路口發生群眾鬥毆事件(外

                 4場大量傷患的演練。                                           勞),受傷人數不明。(如圖1)
                     除了針對不同類型場所(如:棒球場、                            過程:

                 隧道、大型公園與重劃區)進行演練外,也                                1、 立即指派轄內大園分隊出動91、92救

                 首創全國之先,針對多重出口大量傷患來進                                   護車,由分隊長帶隊,共6人先行快速
                 行演習。所謂多重出口大量傷患事故,「是                                   前往現場;同時間指派第3大隊8台救護

                 指傷患分布於多處不同之地點且皆有可出入                                   車、5台勤務車,警消37人、義消13人

                 之自由動線,相對於一般大量傷患更增加搶                                   前往支援。









                                                                                  圖1:設置各區(檢傷、急救、
                                                                                  ▲
                                                                                  後送、器材與車輛集結區)












         94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